前言
有錢人到底和我們有什麼不同?
小時候你有沒有跟我一樣想過這件事,
他們比我們聰明?比我們努力?家裡很有錢?比我們幸運?
看完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我才深刻了解到,原來所有的差異全都起源於最根本的原因,
他們擁有有錢人的思維方式,這將一步一步把他們推上更高的成就。
想成為有錢人,要先擁有有錢人的思維

成功的順序是:成為>>去做>>擁有。
想要成功你必須讓你的「內在」先成為有錢人,
想像種一棵樹,在這棵樹上結上了果實。
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的果實就是我們的成績,
所以當我們看到果實(我們的成績)感覺不滿意,
這可能是因為果實的數量不夠,果子太小,或是不好吃,
那麼我們該怎麼辦?大部分人或把更多心思和焦點放在果實上面,
但是真正造成問題的是種子和根,
也就是我們的內在思維,作者將它定義為金錢藍圖。
實現程序:
想法產生感覺,
感覺產生行動,
行動產生結果。
你的金錢藍圖包含了你對金錢的想法、感覺和行動。
你的金錢藍圖是如何產生的?
我們對於金錢的想法和做法,都是教育的結果。
我們從小到大受到學校、家人、同儕、媒體及文化背景的影響,組成了我們的金錢藍圖,這些觀念會會影響我們的想法,不知不覺間控制我們的一生。
所以我們要去改變現有的金錢藍圖,
透過重新設定我們的財富藍圖,改變接下來的人生。
生活中的3種制約
生活中影響我們財富藍圖的制約主要有三種
語言設定:你小時候聽到什麼?
模仿︰你小時候看到什麼?
特殊事件:你小時候有那些遭遇?
影響一:語言設定

在生活中,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聽過一些和金錢、財富、有錢人有關的話
EX:存錢是為了不時之需;有錢人都很貪婪;錢很髒;賺錢很辛苦;金錢買不到快樂或是我們買不起…
小時候聽到的所有與金錢相關的話,都會留在你的潛意識中支配你的金錢觀。
影響二:模仿

小時候,我們都是透過模仿來學習幾乎所有的事,可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。
你的家庭對金錢的態度是如何?財富管理的很好或是失敗?揮霍或是節儉?擅於投資或是根本不投資?金錢在家庭中是歡樂的來源,還是痛苦的根源?
大部分人對金錢的態度會和父母相似,或完全相同。
但有另一些人反而與父母完全不同,理由是他們「憤恨」,他們受夠了這樣的生活方式,
他們可能成為有錢人,或至少努力想出人頭地,但是他們不會快樂。
如果你的動力來源並不是正面作用,例如你是出於恐懼、憤怒而想致富,或是只是為了「證明」自己而想成功,那麼你的錢永遠不會帶給你快樂。
影響三:特殊事件

你小時候對於金錢、財富和有錢人有什麼特殊經驗或體會?這將影響形成你一生的信念。
那我們該如何解決呢?
1.察覺:
你要先知道某件事存在,才談得上改變它,將它寫下來。
2.理解:
寫下你認為這些制約是如何影響你的財務藍圖。
3.劃清界線:
現在你知道了這種思考方式是你所學到的,而不是你自己的想法,你可以選擇要保留它或放棄它,全部取決於你接下來希望過哪一種生活。
4.重新設定:
讓自己擁有那些會鼓勵你獲得幸福和成就的思考方式和行為
你的收入,只能增加到你願意做到的程度!
有錢人和窮人到底哪裡不一樣?

延伸閱讀: